
假设某公司有一台原价50万的机器,用了多年累计折旧40万,账面价值剩下10万。现在决定卖掉它,过程如下:
卖出价格:卖了20万现金;
清理费用:拆机器花了3万(包含税费、运费等);
计算损益:
清理收益=20万(卖价)-[10万(账面)+3万(费用)]=7万
相当于公司通过这次卖机器净赚7万。
第一步:把机器账面价值转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10万
贷:固定资产50万
借:累计折旧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40万
第二步:记录拆机器的3万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3万
贷:银行存款3万
第三步:记录卖机器的20万收入
借:银行存款2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20万
第四步:结转赚的7万到利润表
借:固定资产清理7万
贷:资产处置损益7万
(如果是正常报废,则转入“营业外收入”)。
再举个亏钱的例子:卖设备亏了1万
假设另一台设备原值10万,累计折旧8万,账面价值2万。现在只能卖1万,且拆卸费花了0.5万:
清理损失=1万(卖价)-[2万(账面)+0.5万(费用)]=-1.5万
相当于公司亏了1.5万。
会计处理:
亏损部分转入“营业外支出”或“资产处置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1.5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5万。
固定资产清理损益:哪些因素影响赚或亏?
账面价值:原价减折旧。比如机器原值高、折旧少,账面价值就高,容易亏损;
卖价高低:卖得越高赚得越多;
清理费用:拆装、运输费越高,越容易亏损;
税费:比如卖房产要交营业税(现为增值税),也会减少收益。
为什么重要?
影响利润表:赚的钱算“营业外收入”或“资产处置损益”,亏的钱算“营业外支出”,直接改变企业利润;
税务问题:赚的钱要交税,亏的钱可能抵税;
决策依据:比如旧设备是修还是卖,清理损益数据能帮管理层判断。
固定资产清理损益特殊场景处理
自然灾害损坏:比如洪水冲毁设备,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保险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
技术淘汰:提前报废的设备,需评估剩余价值,清理费用需合理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