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收付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本期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与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费用。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基础是什么?
通俗理解:假设你开了一家奶茶店:
场景1:今天卖给顾客一杯奶茶,顾客扫码支付15元→这笔钱立刻记入今天的收入。
场景2:今天卖给公司客户100杯奶茶,对方说“月底统一结账”→这笔钱该不该记入今天的收入?
会计基础就是用来回答这类问题的规则,主要分两种: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按“业务发生时间”记账,不管钱到没到。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按“钱的实际进出”记账。
两种会计基础的具体内容
1.权责发生制(企业常用)
核心规则:
业务发生就记账,不管钱是否收到或支付。
收入:奶茶卖出就记账,哪怕客户还没付款,
费用:用了水电就记账,哪怕账单下个月才来。
典型场景:
签了合同但还没收钱→先记“应收账款”
预交一年房租→每月分摊房租费用
银行贷款利息→每月计提利息,哪怕年底才支付
优点:
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利润不依赖“何时收钱”)
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用)
缺点:
需要专业判断(比如坏账计提)
现金流可能和利润脱节(账上赚钱但手里没钱)
举个栗子:
奶茶店3月卖了1000杯奶茶(15元/杯),其中:
800杯当场收款→记收入1.2万元
200杯赊销(客户承诺4月付款)→仍记收入3000元
结果:3月总收入1.5万元,尽管实际只收到1.2万元。
2.收付实现制(个人/小商户常用)
核心规则:
钱到手或花出去才记账,不管业务什么时候发生,
收入:客户扫码付款才记收入。
费用:交水电费时记支出,哪怕用的是上个月的电。
典型场景:
个体户收到现金→立刻记收入
预付货款→付款当天全部记支出
信用卡还款→还款时记费用
优点:
简单直观,适合小白
现金流清晰(账上钱=手里钱)
缺点:
可能扭曲经营成果(比如旺季收钱但淡季干活)
不符合会计准则(企业不能用)
举个栗子:
奶茶店3月实际收款1.2万元,但:
有客户4月支付3月欠的3000元→这3000元计入4月收入
3月预付了第二季度房租9000元→全部计入3月费用
结果:3月利润=1.2万收入-9000元房租=3000元,但实际房租应分摊到4-6月。
简单总结:会计基础是“时间裁判”
权责发生制像“看承诺”:业务发生了就记账,哪怕钱还没到手,
收付实现制像“看现金”:钱到口袋才算数,其他都是虚的。
选择哪种基础,取决于你是想真实反映经营(权责发生制),还是紧盯现金流(收付实现制),就像跑步比赛,权责发生制记录的是“起跑时间和速度”,收付实现制只关心“谁先冲过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