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当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或支付现金的支出,均计入当期;凡未实际收付的款项,即使归属当期,也不予确认。
这一原则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之一,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其逻辑与应用场景。

确认标准:现金流动优先
收入确认:以实际收到现金为准。例如:某单位2024年10月收到财政拨款80,000元,即使该款项用于次年项目,仍计入2024年收入。
费用确认:以实际支付现金为准。例如:2024年6月支付办公设备款12,000元,即使设备使用期为5年,该笔支出仍全额计入当期费用。
会计处理特点:简化与刚性
无需跨期调整:不涉及预提费用、待摊费用或折旧摊销等复杂分录。
报表编制依据:直接根据现金流水编制决算报告,反映预算执行的真实结果。
收付实现制的典型应用场景
政府预算会计的主体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确保财政资金收支透明可控。例如:
某市财政局2024年12月收到中央转移支付1亿元,即使资金计划用于2025年民生工程,仍计入2024年预算收入。
小微企业与特定行业的适用性
个体户/零售业:交易即时结清,现金流与业务周期匹配度高,简化核算。
例外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禁止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因其无法准确反映经营成果。
收付实现制的优缺点分析
维度 | 优势 | 局限性 |
---|---|---|
核算效率 | 操作简单,期末无需账项调整 | 无法匹配收入与费用的因果关系 |
信息质量 | 现金数据客观,利于短期资金监管 | 虚增/虚减当期盈亏(如预收跨期收入) |
决策支持 | 反映实际支付能力,防控债务风险 | 忽略长期资产损耗(如不计提折旧) |
收付实现制:2024年全额确认为支出;
权责发生制:按受益期分摊,2024年不确认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