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经营净利润的本质是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净成果”,具有三大核心特征:
持续性:仅包含可长期稳定获得的收益(如服装厂销售服装的利润);
排他性: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如政府补助、资产处置收益);
预测性:用于评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如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长期回报)。
与终止经营净利润的区别:
持续经营净利润:反映企业正常业务的税后利润(如奶茶店日常营业收入);
终止经营净利润:记录企业关闭业务或处置资产的一次性损益(如关闭亏损门店的清算损失)。
案例:某电商平台2025年营业收入1.2亿元,营业成本8000万元,期间费用20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
持续经营净利润=(1.2亿-8000万-2000万)×(1-25%)=1500万元。
持续经营净利润的四大内容构成
根持续经营净利润的计算需包含以下内容:
1.营业收入——企业赚钱的“主渠道”
核心来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如服装厂卖出1000件衣服收入50万元);
核算要点:需扣除销售退回、折扣(如某手机厂商因质量问题退款100万元)。
2.营业成本——生产销售的“硬支出”
直接成本:原材料、人工费(如奶茶店奶茶原料成本占总收入40%);
特殊处理:制造业需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如汽车厂生产线折旧费)。
3.期间费用——维持运营的“日常消耗”
销售费用:广告推广、物流费(如某电商平台“双11”投放广告支出500万元);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工资、办公费(如科技公司总部租金200万元/年)。
4.所得税费用——利润的“法定扣除项”
核算规则:按税法调整会计利润(如超标业务招待费需纳税调增);
案例:某企业会计利润1000万元,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调减2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所得税费用200万元(800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