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的税费返还的主要类别
1.增值税返还:税收优惠的核心体现
出口退税:生产企业出口商品后,按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退税额(如某新能源车企出口电动汽车,退税率13%,收到退税款260万元)。
即征即退:符合政策企业(如软件企业)实际税负超3%部分可即征即退(某软件公司收到增值税退税款50万元)。
2.消费税、关税等流转税返还
委托加工收回:委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若最终商品用于直接销售,可申请退回(某化妆品企业委托加工香水,收回后销售退回消费税12万元)。
多缴退税:企业因计算错误多缴的关税,经税务机关核实后退还(某进口企业收到多缴关税退税款8万元)。
3.所得税返还:超额预缴的现金回流
汇算清缴退税: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后,预缴税额超过应纳税额部分可退回(某制造企业收到所得税退税款35万元)。
税收优惠返还: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率优惠产生的退税款(某生物科技公司收到15%优惠税率差额退税款20万元)。
4.其他税费返还
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与增值税、消费税联动退回(如某餐饮企业因增值税退税同步收到教育费附加返还1.2万元)。
资源税、环保税:符合节能环保政策的企业可申请返还(某光伏企业收到资源税退税款5万元)。
特殊场景的实务处理与易错点
1.出口退税的分拆核算
出口抵减内销税额:若退税额部分用于抵减内销应纳税额,仅实际到账现金计入“税费返还”(如某服装企业出口退税100万元,其中60万元抵减内销税,40万元现金到账,仅40万元填列)。
汇率变动影响:外币退税按收款当日汇率折算,差额计入财务费用(某外贸企业收到美元退税10万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益2万元)。
2.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科目归属:增值税即征即退款项计入“其他收益”,但现金流量需归类为“税费返还”(某科技公司收到即征即退款30万元,利润表列“其他收益”,现金流量表列“税费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