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白给的补贴:奶茶店收到街道发的5万元“创业扶持金”,不用还也不用交增值税。
别人欠钱不要了:服装厂有笔3万元欠款,结果对方公司倒闭了,这笔钱直接变成营业外收入。
和工资最大的区别是:工资是你劳动换来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纯属“运气好”。
哪些钱算营业外收入?这8种情况最常见
(1)卖固定资产赚差价
假设超市把用了5年的送货卡车卖了:
卡车原价20万,已折旧15万,账面还剩5万
实际卖出价8万,扣除过户费1万
净赚2万(8万-5万-1万)就计入营业外收入
注意:如果是专门做二手车买卖的公司,卖车收入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不算营业外!
(2)政府白送钱/物资
常见三种形式:
现金补贴:新能源车企拿到环保补贴500万
免费设备:口罩厂疫情期间收到政府赠送的生产线
税收返还:贫困县企业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3)债务不用还了
比如建筑公司欠材料商100万,双方协商后只用还80万,剩下20万直接变成营业外收入。
(4)罚款/违约金收入
典型案例:
客户签了合同又反悔,赔给公司10万违约金
员工损坏公司设备被扣5000元押金
特别注意:银行贷款逾期罚息属于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收入,普通企业收的罚款才算营业外。
(5)盘点多出来的钱
会计月底清点仓库时发现:
现金抽屉多出2000元(可能是之前漏记账)
仓库角落有台未登记的打印机,估值3000元
这些意外之财都算营业外收入
(6)接受捐赠
比如:
学校给山区小学捐100台电脑,小学计入营业外收入
疫情期间医院收到企业捐赠的口罩
(7)教育附加费返还
只有自办职工学校的企业才能享受。例如:
钢铁厂给子弟学校交了1万元教育附加费
教育局返还8000元办学补贴
(8)其他奇葩收入
非货币资产交换:用闲置厂房换了一批市价更高的原材料,差价部分算营业外
合并企业捡便宜:A公司收购B公司,实际支付价比B公司净资产还低,差额计入营业外
这些看着像但不算营业外收入!
(1)固定资产盘盈
2023年起,盘盈的固定资产(比如发现账外机器)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不再计入当年营业外。
(2)银行罚息收入
金融机构收的罚息算主营业务收入,普通企业收的罚款才算营业外。
(3)投资理财收益
买基金股票赚的钱属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是两码事。
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
增值税:大多数不用交(政府补助、罚款等)
企业所得税:一般要按25%交,但特殊情况免税:
国家指定扶贫捐赠(如向红十字会的捐款对应的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反面案例:某企业收到政府补助100万没报税,被税务局追缴25万企业所得税+罚款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