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承担的全部报酬义务,包含以下12项核心内容:
  ​​工资奖金津贴​​: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高温补贴等(如某制造企业生产岗月薪=底薪4,000+计件提成)
  ​ 职工福利费​​:节日慰问金、员工体检费、困难补助(某科技公司中秋发放人均500元购物卡)
  ​​五险一金​​:企业承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及公积金(某连锁餐饮每月为员工缴纳社保1,328元/人)
  ​​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2%提取的组织活动费(某车企工会年度经费预算50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技能培训支出(某会计师事务所人均年培训费8,000元)
  ​​带薪缺勤​​:年假、病假期间的工资(某互联网公司15天带薪年假制度)
  ​​利润分享计划​​:与业绩挂钩的奖金(某电商平台“双十一”超额利润10%分给员工)
  ​​非货币福利​​:免费宿舍、班车、股权激励(某生物公司为博士团队提供人才公寓)
  ​​辞退补偿​​:经济性裁员支付N+1赔偿(某房企组织架构调整支付2,300万元遣散费)
  ​​补充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医疗保险(某金融集团高管补充养老计划)
  ​​劳务派遣薪酬​​:使用派遣工产生的报酬(某物流公司每月支付外包司机薪酬80万元)
  ​​其他支出​​:如外籍员工探亲机票等特殊补贴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哪些内容  大白话解读:企业发工资前的“待办清单”​​
  可以把应付职工薪酬想象成企业的“工资待支付清单”:
  ​​基础项​​:每个月固定要发的工资、交的社保,就像奶茶店老板每月15号要结算店员工资和社保
  ​​升级项​​:年终奖、培训费这类“加分项”,好比火锅店旺季给员工发超额利润红包
  ​​隐藏项​​:很多人忽略的带薪休假工资,相当于员工休年假时企业照样要往工资卡打钱
  ​​举个奶茶店的例子​​:
  店长月薪8,000元(含绩效奖金2,000元)
  3名店员月薪各5,000元
  每月社保支出合计6,000元
  夏季发放高温补贴1,200元
  购置5,000元原料用于员工新品试饮
  这笔“待支付清单”总额=8,000+15,000+6,000+1,200+5,000=35,200元,都需提前计提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
  三大常见误区:财会新人必看​​
  误区1:​​“工资即薪酬”的认知偏差​​
  某初创企业将2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导致:
  少计应付职工薪酬20万元
  虚减当期利润被税务机关补征税款5万元
  ​​正确处理​​:股权激励属于非货币福利,需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并分期摊销
  误区2:​​“劳务派遣”的核算黑洞​​
  某制造企业将外包工工资挂在“其他应付款”:
  劳务费80万元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统计年报数据失真被罚款12万元
  ​​合规操作​​:实际用工方需将派遣人员薪酬全额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统计
  误区3:​​“五险一金”的拆分陷阱​​
  某建筑公司会计错误操作:
  将单位缴纳的社保计入“管理费用”
  个人代扣部分挂在“其他应收款”
  导致应付职工薪酬少计38万元
  ​​正确分录​​:
  计提时:
  借:工程施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