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按来源、用途及格式分为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一次凭证、累计凭证、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需确保真实、完整、合法。
原始凭证的分类
  原始凭大白话解释
  原始凭证的分类就是“按不同标准给财务证据贴标签”——
  ​按来源:分为“别人给的”和“自己造的”;
  ​按用途:分为“一次有效”和“多次累计”;
  ​按格式:分为“通用模板”和“专用模板”;
  举个奶茶店的例子:
  ​外来凭证:牛奶供应商开的发票;
  ​自制凭证:每日销售统计表;
  原始凭证的六大核心分类
  ​1.按来源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
  ​定义:从外部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银行回单、物流运单)。
  电子发票、区块链存证的电子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案例:某电商平台向快递公司支付运费,取得电子发票。
  ​​(2)自制原始凭证
  ​定义:企业内部填制的凭证(如工资表、入库单、数据交付验收单)。
  ​要求:需有制单人、审核人签字或电子签名。
  ​案例:某工厂生产部门填写的“产成品入库单”。
  ​2.按填制方式分类
  ​​(1)一次凭证
  ​定义: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单笔业务的凭证(如收据、领料单)。
  ​案例:某企业购买一台电脑,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累计凭证
  ​定义:多次记录同类业务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费用报销汇总表)。
  ​要求:累计凭证需注明期间及汇总金额。
  ​案例:某部门月度差旅费报销单,汇总10笔出差费用。
  ​3.按格式分类
  ​​(1)通用凭证
  ​定义:适用于各类业务的统一格式凭证(如普通发票、收据)。
  ​案例:某超市销售商品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2)专用凭证
  ​定义:特定业务专用的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飞机行程单)。
  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
  ​1.混淆“收据”与“发票”​
  ​风险:收据不能替代发票进行增值税抵扣;
  ​案例:某企业用收据列支成本100万元,补税25万元。
  ​2.忽视新型凭证的特殊要求
  ​错误示例:数据交易合同未约定数据使用范围;
  ​正确处理:合同需明确数据用途、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
  ​3.凭证归档不规范
  ​错误:将不同年度凭证混合装订;
  ​正确:按年月分类,封面注明期间、凭证种类及保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