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的价值可能因技术淘汰、市场需求变化或法律调整等因素缩水。企业通过减值测试,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防止投资者被虚高的数字误导。
为什么需要减值测试?
避免高估资产
无形资产不像机器设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其价值依赖主观判断。如果不定期检查,账面上可能一直显示高价,但实际已“名不副实”。
合规要求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必须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无形资产进行测试,尤其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永久品牌)必须每年测试。
保护利益相关方
银行放贷、投资者决策都依赖企业财报。真实的无形资产价值能帮助外部机构评估风险,避免因信息失真造成损失。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怎么做?
通俗比喻:
假设你买了一套房,首付100万,贷款200万。后来周边环境变差,房价可能下跌。你需要:
找中介评估当前市价(类似公允价值);
预测未来出租或出售能赚多少钱(类似未来现金流现值);
如果发现房价跌到250万,而你还欠银行200万,说明房子实际只值50万(250万-200万),这时需在账面上计提损失。
具体步骤:
判断是否有减值迹象
外部因素:技术过时(如诺基亚专利失效)、市场需求下降(如某品牌被消费者抛弃)、法律限制(如药品专利到期)。
内部因素:资产闲置、员工流失导致技术无法实施。
计算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假设专利能卖多少钱(需参考市场交易或专业评估)。
未来现金流现值:预测专利未来10年能带来多少收益,再按风险折现(如每年收益100万,折现率8%,现值为671万)。
取两者中的较高者作为“可收回金额”。
比较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若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摊销-已提减值)>可收回金额,差额部分需计提减值损失。
案例:某软件原价500万,已摊销200万,无残值。评估发现未来现金流现值仅250万,则需计提减值50万(500-200-250)。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会计处理
计提减值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5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000
减值后,资产按新账面价值(250万)继续摊销或持有,且减值损失不可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