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判断商品或服务本身是否可明确区分
商品或服务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客户能够单独使用或受益:即使不与其他资源结合,客户也能直接使用该商品或服务;
企业承诺单独转让:商品或服务在合同中明确作为独立交付内容,且转让过程不依赖其他承诺。
示例:
可区分:某公司销售打印机(客户可直接使用)并提供单独延保服务(可单独购买);
不可区分:定制化软件与配套硬件(需整合后才能使用)。
2.判断商品或服务是否与合同其他承诺高度关联
若存在以下情形,即使商品本身可区分,仍需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
整合服务:企业需提供重大服务将商品与其他资源整合为组合产出(如建造写字楼需整合砖头、水泥、人工);
重大修改或定制:商品需对合同其他承诺进行重大调整(如软件安装需深度适配客户系统);
高度关联性:各商品或服务相互依赖(如产品设计服务与样品生产交替进行,设计变更导致样品返工)。
实务操作中的识别方法与案例
方法1:基于合同条款的明确拆分
合同明确分立条款:若合同将不同商品/服务列为独立交付项,通常视为多项履约义务。
案例:某电商平台销售手机和耳机,合同分别列示价格且允许客户单独购买耳机,则手机与耳机为两项履约义务。
方法2:评估客户单独受益的可能性
测试独立价值:客户是否可通过单独使用商品/服务获益。
案例:某酒店提供住宿与早餐服务,早餐可单独购买,客户可选择仅住宿,则住宿与早餐为两项履约义务。
方法3:分析企业履约模式
独立交付能力:企业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某项商品/服务的交付,无需依赖其他承诺。
案例:某软件公司销售标准化软件并提供可选培训服务,培训可由第三方提供,则软件与培训为两项履约义务。
方法4:行业特殊场景判断
制造业:设备销售与安装服务若需定制化整合(如生产线调试),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若为简单安装(如家电放置),则分拆。
建筑业:总承包合同中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若形成整体工程,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若分包合同明确独立交付,则分拆。
典型争议场景辨析
场景1:商品与后续服务的绑定
案例:某企业销售健身器材并承诺终身免费维护。若维护服务需依赖器材使用(如定期检修),且无法单独购买,则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若维护可独立提供(如客户可选择购买),则分拆。
场景2:折扣与捆绑销售
案例:某公司以套餐价销售A商品(原价100元)和B服务(原价50元),总价120元。若A、B可单独购买且折扣仅针对组合,则仍视为两项履约义务,交易价格按单独售价比例分摊。
场景3:附赠服务的性质判断
案例:手机厂商赠送贴膜服务。若贴膜需专业人员操作(如屏幕定制),与手机销售高度关联,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若为独立包装的通用贴膜,则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