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一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通俗解释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本质是“算总账”,就像班主任在期末把全班同学的成绩加起来算平均分一样。企业到月底把仓库里所有存货的总成本除以总数量,得到一个统一的“平均单价”,用来计算当月卖了多少货、仓库还剩多少货的价值。这种方法的核心特点是模糊不同批次的价格差异,用统一的均价中和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举个生活化例子:
假设你开了一家面包店:
月初:仓库有200袋面粉,每袋成本50元(总成本1万元);
月中:面粉涨价,新购入300袋,每袋55元(总成本1.65万元);
月末:总共卖出400袋面粉。
计算步骤:
算总账:
总成本=1万元(月初)+1.65万元(本月购入)=2.65万元
总数量=200袋+300袋=500袋
算均价:
平均单价=26,500元÷500袋=53元/袋
计算成本:
卖出成本:400袋×53元=21,200元
剩余库存:100袋×53元=5,300元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优点:
计算手续简便,省时省力;
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
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缺点:
每个月必须到月末或者下月初才能计算全月的加权平均单价,不利于核酸的及时性,如果需要在月中某个时刻了解当月的成本情况,是不便计算的。
计算出的成本单价与当时的实际成本单价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价格在上涨,那加权平均单价就会低于实际单价,如果价格在下跌,那加权平均单价就会高于实际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