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
定义:通过持续记录每一笔存货的收发存数据,实时更新账面数量,并定期核对实物库存。
适用场景:价值高、管理精细的存货(如奢侈品、电子产品)。
实例:某珠宝店采用ERP系统,每售出一件商品,系统自动扣减库存数量;每月底盘点实物,若发现账面与实物相差1条项链,则需核查销售记录或调账。
优点:实时监控库存,便于发现异常(如盗窃、损耗)。
缺点:依赖信息化系统,小企业手工记录成本高。
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
定义:平时仅记录存货收入,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数量倒推本期发出数量。
适用场景:单价低、自然损耗大的商品(如便利店零食、文具)。
实例:某生鲜店每天进货100斤苹果,不记录每日销量,月底盘点剩余20斤,则本月销量=100(期初)+500(进货)-20(期末)=580斤。
优点:操作简单,适合人力有限的小微企业。
缺点:无法及时发现损耗原因(如腐烂、错发),可能掩盖管理漏洞。
具体操作技术:盘点策略与工具
循环盘点法
定义:将库存划分为若干区域,按周期轮流盘点(如A类商品每月盘1次,B类每季1次)。
实例:某汽车配件厂将轮胎(A类,单价高)每月盘点,螺丝(C类,单价低)每半年盘点,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优点:分散工作量,针对性管理重点物资。
动态盘点法
定义:在出入库时同步盘点,确保操作与记录一致。
实例:电商仓库采用“边拣边盘”,拣货员取出商品时用手持设备扫描,若系统显示库存不足,立即触发补货警报。
优点:实时纠错,避免“账有实无”影响订单履约。
ABC分类法
定义:按存货价值划分等级(A类占70%库存价值,B类20%,C类10%),对A类高频盘点。
实例:服装厂将限量款羽绒服(A类)每日盘点,基础款T恤(C类)季度盘点,优化人力投入。
技术辅助盘点
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批量扫描(如超市整箱饮料盘点),效率比手工提升10倍,但成本较高且对金属液体识别率低。
手持终端(RF):仓库员扫描货架条码,输入数量后自动同步系统,避免纸质记录丢失。
方法 | 适用企业类型 | 关键考量 |
---|---|---|
永续盘存制 | 中大型企业、高价值商品行业 | 需ERP系统支持,管理成本高但风险低 |
实地盘存制 | 小微个体户、低值易耗品行业 | 人力有限,可接受一定误差 |
循环盘点 | 制造业、多品类库存企业 | 分区管理,平衡效率与精度 |
ABC分类法 | 零售、快消行业 | 聚焦核心品类,优化资源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