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投入巨资整治四区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一、城区。一是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要求金竹山电厂对现有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严查冷钢除尘设施运转;责令建筑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防尘网覆盖和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措施控制扬尘;环保、交警部门联手治理汽车尾气。全市11家国有控股企业废气排放建设了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监控实时化、信息化。二是推进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对沿资江河企业进行不定期巡查,确保了资水冷水江段境内无非法排污口、饮用水源地无工业废水排污口。目前资江干流冷水江段球溪、郭家桥断面所测指标分别符合Ⅱ类、Ⅲ类水质标准。对周头湖水库、船山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定时采样监测,对农村地下水进行普查。三是推进噪声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严格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娱乐场所的行政审批。强化噪声监管,对噪声扰民场所进行限期整改。四是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督促金富源碱业、宜化、金电、锑品冶炼等10家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共投入治理资金1.51亿元。
  二、园区。成立了经济开发区环保分局,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审批开“绿灯”,对不符合开发区环保准入条件和开发区总体规划的项目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目前经开区已建立光电科技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入驻了诺亚信手机、易事达光电、世音医疗器械等高科技企业以及百加壹再生资源、报废汽车拆解、金筑建材等循环经济企业。
  三、矿区。一是治渣。加强涉锑企业和关闭企业砷碱渣的日常监管,投资2.8亿元,年处理2万吨的砷碱渣库正在建设中,可望2014年建成。二是治水。划定水源保护区,对未被污染的水源地及已建成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监控保护。投入资金2900万元,启动了锡矿山地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该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有序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投资6300万元的青丰河、涟溪河综合重金属治理、闪星公司锑炼厂含重金属废水综合治理工程相继建成。
  四、乡村片区。每年财政投入8000万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筹划全市153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农村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转,自来水已通达80%的行政村,岩口镇金连村等7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全市有2个乡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8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