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是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项下的特殊科目,专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这类资产需满足“单独计量和出售”的条件,且与自用或存货类房地产严格区分。作为《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资产负债表的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心定义
  投资性房地产需同时满足两大特征:
  ​​持有目的​​:以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标(如某物流企业将闲置仓库出租,每年收取固定租金)。
  ​​资产属性​​:能够单独计量和交易(如某房企将一栋写字楼整体出租,该楼可独立评估价值)。
  ​​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资产​​:
  ​​自用房地产​​:如企业自用的办公楼、厂房(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存货类房地产​​:如房企待售的商品房(计入“存货”)。
  ​​案例​​:某连锁酒店集团将一栋自持公寓改造为长租公寓,月租金收入稳定,该房产即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三大内容类别与典型场景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企业将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非自用)。
  ​​案例​​:某农业公司将其拥有的50亩土地出租给光伏企业建设太阳能电站,年租金100万元。
  ​​要点​​:若承租方转租该土地(如光伏企业将部分场地分租给第三方),原出租方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但承租方不计入。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企业囤积土地待增值后出售(非房企存货)。
  ​​案例​​:某科技公司购入一块工业用地,计划5年后溢价转让,期间不开发、不出租。
  ​​要点​​:若房企持有土地用于开发商品房,则属于“存货”,不纳入投资性房地产。
  3.​​已出租的建筑物​​
  企业将自有建筑物整体或部分出租(非自用)。
  ​​案例​​:某商业集团将一栋购物中心整体出租给连锁品牌,租期10年,租金按销售额分成。
  ​​要点​​:建筑物需为自有产权,临时出租的短期行为(如个人房东出租房屋)不适用此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