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承兑人不同,应收票据分为两类:
银行承兑汇票(银票)
由银行承诺到期兑付,信用风险低,可视为“准现金”。例如,企业A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时,开具一张由银行承兑的汇票,供应商到期可直接向银行兑付,无需担心企业A的财务状况。银票的贴现利息通常较低,流动性强,常见于大型企业的交易场景。
商业承兑汇票(商票)
由企业自身信用担保,兑付能力取决于开票企业的资金实力。例如,企业B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客户开具一张商票,若客户到期无法兑付,需转为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商票的贴现利息较高,流动性较弱,通常适用于长期合作且信誉良好的企业间交易。
初级会计考试提示:区分两类票据的关键在于承兑人身份,银票以银行信用为保障,商票依赖企业信用,这一分类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风险评估。
应收票据的特点与风险管理
短期流动性强
应收票据通常在1年内到期,属于流动资产。例如,企业F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余额200万元,表明其未来3-6个月内有稳定的现金流入。
信用风险分层管理
银票风险低,可近似视为现金等价物;
商票需评估开票方信用,若客户信用评级下降,需提前计提减值损失。
影响企业现金流与利润
大量应收票据可能掩盖现金流问题。例如,企业G收入增长10%,但应收票据增长30%,需警惕放宽信用政策虚增收入的风险。
初级会计备考技巧:考试中常结合案例分析票据贴现利息计算、违约处理分录,考生需熟练掌握《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中的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