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负债​​是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负债”项下的核心科目,专指企业因租赁资产产生的未来付款义务的现值。无论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承租人均需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租赁负债。作为《2025年初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资产负债表的租赁负债项目  租赁负债的核心定义
  1.​​法律定义与业务实质​​
  租赁负债的本质是“未来租金支付的现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赁》,租赁负债的确认需满足两大前提:
  ​​租赁合同存在​​:双方签订书面或口头的租赁协议,明确资产使用权转移条款(如某物流公司租用仓库5年,月租金10万元)。
  ​​付款义务明确​​:承租人需支付固定租金、可变租金(与消费指数挂钩)、购买选择权行权价等。
  ​​案例​​:某连锁餐饮企业租赁商业楼宇10年,合同约定前3年每月租金8万元,第4年起租金随CPI指数调整。租赁期开始日,企业需将未来10年租金的现值计入“租赁负债”,同时确认“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的四大内容构成与典型场景
  1.​​固定租金与实质固定付款​​
  无论租赁资产使用情况如何均需支付的款项。
  ​​案例​​:某服装品牌租用商场专柜,合同约定每年固定租金120万元,即使疫情影响销售额仍须全额支付。
  2.​​可变租金(与指数/比率挂钩)​​
  根据外部指标(如CPI、LPR)调整的租金。
  ​​案例​​:某航空公司租赁飞机,约定基础租金5,000万元/年,另加燃油价格波动附加费(油价每上涨10%,租金增加200万元)。
  3.​​购买选择权与终止罚款​​
  ​​购买选择权​​:租赁期满后可按约定价格购入资产(如某车企租赁生产线,5年后可以1,000万元买断设备)。
  ​​终止罚款​​:提前解约需支付的违约金(如某酒店租赁物业,提前解约需赔偿剩余租期租金的30%)。
  4.​​余值担保与复原成本​​
  ​​余值担保​​:保证租赁资产残值不低于约定金额(如某建筑公司租赁塔吊,承诺5年后残值不低于200万元)。
  ​​复原成本​​:恢复租赁场地原状的预计支出(如某化工厂租用土地,合同约定租期结束需支付100万元环境修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