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债权投资​​是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类别,既以收取合同利息为目标,又可能通过出售实现资本增值。这类资产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之一,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债权投资的核心概念
  1.​​定义与法律定位​​
  其他债权投资需满足两大条件:
  ​​业务模式双重性​​:既持有至到期收取利息,又可能在市场有利时出售获利。
  ​​合同现金流特征​​: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支付。
  ​​案例​​:某零售企业购入5年期地方政府债券,票面利率3.5%。企业计划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定利息,但若债券市价上涨20%,也可能提前出售赚取差价。
  2.​​会计准则要点​​
  ​​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入账。例如,某科技公司以1,050万元(含5万元手续费)购入面值1,000万元的债券,初始确认金额为1,050万元。
  ​​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确认。某债券公允价值从1,050万元涨至1,100万元,差额5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
  ​​减值处理​​:若债券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如发行人评级下调),需计提减值准备。例如,某债券公允价值跌至950万元,且发行人偿债能力恶化,需确认信用减值损失。
  其他债权投资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三重区分
  1.​​与债权投资的本质差异​​
  ​​业务模式​​:债权投资仅以收取本息为目标(如持有至到期国债),按摊余成本计量;其他债权投资兼具持有和出售目标。
  ​​会计处理​​:债权投资的利息调整直接计入损益,而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案例对比​​:
  A企业购入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分类为“债权投资”),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计算。
  B企业购入同类债券但可能中途出售(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波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界限​​
  ​​持有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短期交易获利为目标,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其他债权投资以长期持有为主,出售为辅。
  ​​利润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波动直接影响净利润,其他债权投资仅利息收入影响利润,增值收益暂存所有者权益。
  ​​实务场景​​:某基金公司购入企业债,若频繁买卖赚取差价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若计划长期持有并择机出售,则归类为其他债权投资。
  3.​​与长期应收款的区分​​
  长期应收款通常附带非金融合同条款(如按项目利润分成),而其他债权投资的收益仅依赖合同约定的本息支付。
  其他债权投资的特点总结
  ​​收益双重性​​:利息收入稳定+出售增值潜力。
  ​​风险缓冲机制​​:公允价值变动暂存权益,平滑利润波动。
  ​​税务优势​​:增值部分暂不缴纳所得税,递延至处置时点。
  ​​资本结构优化​​: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