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付票据的核心是商业汇票,分为两类:
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自行承兑,依赖企业自身信用。例如,A公司向B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时,若签发商业承兑汇票,B供应商需自行承担A公司未来能否付款的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作为担保方承兑,信用等级更高。例如,A公司向银行缴纳一定保证金后,银行承诺在汇票到期时无条件付款给B供应商,即使A公司资金不足,银行也会垫付。
,应付票据需按票面金额入账,若为带息票据,还需计提利息费用。初级会计考试中,考生需特别注意带息票据的利息处理:利息通常计入“财务费用”,并在票据到期时一并支付。
应付票据的特点与实务应用
(一)应付票据的三大特点
短期流动性:期限通常不超过6个月,属于流动负债。
信用工具属性:既是债务凭证,也是企业信用的体现。银行承兑汇票因有银行担保,更易被供应商接受。
融资功能:通过签发汇票,企业可延长付款周期,缓解现金流压力。例如,零售企业在旺季通过应付票据采购商品,待销售回款后再支付,实现资金周转。
(二)实务中的风险管理
带息票据的财务成本:若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可能增加企业负担。
信用风险:商业承兑汇票若频繁违约,将损害企业商誉,影响后续融资能力。
案例:某建筑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工程款,既避免了即期现金支出,又通过银行信用增强了供应商合作信心,最终优化了项目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