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长:偿还期限超过1年,常见于3年、5年等中长期融资需求。
合同利息固定或浮动:债券票面利率可固定(如5%)或与市场利率(如LPR)挂钩浮动。
资金用途特定: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建、技术改造等长期项目。
示例:某新能源企业2025年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亿元,票面利率4.5%,每年付息一次,募集资金用于光伏电站建设。
分类与发行方式
1.按发行价格分类
面值发行:发行价格等于债券面值。例如,某企业发行票面利率4%的债券,因市场利率同为4%,按面值1,000元/张平价发行。
溢价发行:发行价格高于面值。若市场利率降至3%,投资者愿以1,050元购入面值1,000元债券,溢价部分50元视为企业提前收取的利息补偿。
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低于面值。当市场利率升至6%,企业需以950元折价发行面值1,000元债券,折价50元作为后期利息的额外支付。
2.按付息方式分类
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按季度或年度支付,计入“应付利息”科目。例如,某物流企业每半年支付债券利息50万元。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累计至到期日一次性支付,计入“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某建筑企业发行3年期债券,到期一次性支付本金1,000万元及利息150万元。
会计处理规则与科目管理
1.初始确认与利息调整
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折价发行时借记,溢价发行时贷记)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金额)
例如,某企业折价发行债券,面值1,000万元,实际收到950万元,差额50万元计入“利息调整”借方。
利息计提:
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费用。某债券摊余成本1,020万元,实际利率4%,则当期利息费用为40.8万元(1,020万×4%)。
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实际利息费用)
贷:应付利息(票面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借或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