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损益类科目可分为四类,覆盖经营全流程:
收入类科目:记录日常经营所得,如: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出租闲置设备租金)
投资收益(购买股票获得的股利)
费用类科目:反映经营成本与期间耗费,如:
主营业务成本(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支出)
税金及附加(缴纳的消费税、城建税)
销售费用(广告费)、管理费用(办公费)、财务费用(贷款利息)
直接利得/损失类科目:记录非日常活动的盈亏:
营业外收入(获得政府补助)
营业外支出(支付违约金)
特殊科目提示: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更正,期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参与当期利润计算。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等,虽影响所有者权益,但不属于损益类科目。
核心规则:借贷方向与期末结转操作
损益类科目的记账规则遵循“损益性质决定借贷方向”,且期末必须清零:
收入类科目(益):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如:销售商品收到货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费用类科目(损):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如:支付广告费,借记“销售费用”)。
期末结转分录示例(以账结法为例):
结转收入/利得至“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0
营业外收入5,000
贷:本年利润125,000
结转费用/损失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9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0
销售费用15,000
管理费用10,000
营业外支出5,000
结转方法差异:
表结法:月度只统计余额不结转,年末一次性结转(适用于大型企业)。
账结法:我国通用,每月末结转一次,使损益类科目余额归零,“本年利润”账户动态反映当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