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最终剩余,既未指明特定用途,也未分配给股东,是企业自主支配的“战略资金池”和风险储备。未分配利润的核算与用途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
未分配利润是什么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逻辑
  1.​​计算公式与实务案例​​
  ​​公式​​: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案例​​:某科技公司2024年净利润500万元,期初未分配利润2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3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则期末未分配利润为:
  200万+500万-50万-30万-100万=520万元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若企业存在以前年度亏损,需优先用税前利润弥补(五年内)或税后利润弥补(五年后)。
  2.​​会计处理与高频分录​​
  ​​结转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实务难点​​:股票股利仅调整所有者权益结构,不减少未分配利润总额。
  未分配利润的四大核心用途
  1.​​弥补亏损:企业的“财务安全垫”​​
  ​​规则​​:累计亏损可通过未分配利润直接冲减,无需额外提取资金。
  ​​案例​​:某餐饮企业因市场波动累计亏损150万元,经股东会决议动用未分配利润全额弥补,避免信用评级下调。
  2.​​扩大经营:战略发展的“燃料库”​​
  ​​应用场景​​:研发投入、设备购置、市场扩张等。
  ​​案例​​:某新能源车企将未分配利润80亿元投入固态电池研发,推动产品迭代并抢占市场份额。
  3.​​分配股利:股东回报的“灵活工具”​​
  ​​合规要求​​:需满足“盈余公积不低于注册资本25%”的底线。
  ​​案例​​:某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结余1200万元(注册资本4000万元),按每股0.5元派发现金股利,提升投资者信心。
  4.​​转增资本:优化资本结构的“调节器”​​
  ​​限制条件​​:转增后法定盈余公积不得低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
  ​​案例​​:某制造业企业将未分配利润300万元转增股本,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1300万元,增强融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