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取得成本就像奶茶店老板为了签下企业团购大单,给业务员发的提成——只有签下合同才会掏这笔钱,没签成单子一毛都不用花。​​简单说,合同取得成本就是企业为了拿下合同必须花的"抢单钱",比如销售佣金、竞标成功后支付的中介费​​。
合同取得成本是什么  举个例子更明白:
  ​​中介公司抢客户​​:
  房产中介小红帮客户卖出500万的房子,公司承诺给她5%提成(25万)。这笔钱只有成交才会支付,就是典型的合同取得成本。
  ​​错误示范​​:
  小红带客户看房花了200元油费,这不算合同取得成本——因为就算没签单,油费也会发生。
  这4种钱才是正牌"合同取得成本"
  1.​​销售提成:抢单的军功章​​
  科技公司拿下1000万订单,给销售团队发30万奖金
  猎头公司成功推荐高管,收取候选人年薪20%的服务费
  2.​​竞标买路钱:中标的敲门砖​​
  建筑公司投标政府工程,支付招标代理费5万元
  广告公司竞标春晚赞助,付给第三方咨询公司10万方案费
  3.​​专属奖金:定向爆破的弹药​​
  律所为争取上市公司客户,支付专项奖金8万元
  软件公司挖竞争对手客户,给业务总监特殊奖励15万
  4.​​续约奖励:老客户的保鲜费​​
  健身房给续费3年的会员,私教提成增加10%
  SaaS软件对续订客户,给客服团队每单200元奖励
  这些钱看着像,实际不算!
  1.​​日常撒网费(销售费用)​​
  业务员每月5000元底薪
  参加行业展会的3万元展位费
  2.​​广而告之费(市场费用)​​
  抖音投放的10万广告费
  印制宣传册的2万元印刷费
  3.​​基础建设费(管理费用)​​
  销售部办公室的装修费
  CRM系统年费8万元
  ​​判断口诀​​:这笔钱不签合同会不会花?会→不算;不会→才算
  会计眼里的"两种活法"——怎么记账?
  活法1:​​马上亏钱(费用化)​​
  ​​适用场景​​:提成和合同收入同步确认
  奶茶店当月销售提成2万,直接计入当月成本
  ​​好处​​:简单粗暴,适合小金额短期合同
  活法2:​​未来回血(资本化)​​
  ​​适用场景​​:大额提成分摊到合同期
  房产中介25万佣金,按2年服务期分摊,每月记账1.04万
  ​​好处​​:利润表更平滑,适合百万级大单
  ​​血泪案例​​:某公司把200万广告费塞进合同取得成本,被税务局罚款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