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消耗:必须是正常经营花的钱,不是突发意外(比如台风把招牌吹坏了,修招牌的钱不算费用,属于损失)
权益缩水:每花一笔钱,老板的身家就减少(比如奶茶店花10万装修,银行存款减少,所有者权益同步降低)
非分红支出:给股东分红的钱不算费用,属于利润分配。
费用的“身份证”:钱花到哪去了?
1.生产费用:做产品花的钱
直接材料:奶茶用的牛奶、茶叶(每杯3元)
直接人工:店员做奶茶的工资(每杯1元)
制造费用:奶茶机折旧、车间水电费(每月平摊到每杯0.5元)
案例:某手机厂生产一部手机,材料费800元+人工费200元+设备折旧50元=总成本1050元
2.期间费用:维持经营花的钱
类型 | 案例 | 行业占比 |
---|---|---|
管理费用 | 老板的工资、办公室打印机耗材 | 占服务业支出30%-40% |
销售费用 | 奶茶店的外卖平台抽成、广告费 | 零售业普遍超20% |
财务费用 | 银行贷款利息、POS机手续费 | 重资产行业占比突出 |
1.“花钱就是费用”
真相:奶茶店花20万买设备属于资产(分5年折旧,每年4万才算费用)
反例:某企业把装修费50万直接计入费用,被税务局要求分5年摊销
2.“费用越少越好”
正解:广告费花10万带来50万收入,这叫“有效投入”
反面教材:某餐厅为省电费夏天不开空调,客流量下降30%
3.“所有消耗都能算费用”
红线:给股东买的车不算费用(属于利润分配)
合规操作:公司用车折旧、油费、保险费可计入管理费用
行业实战:不同赛道的“花钱哲学”
1.制造业:精打细算的“成本狙击战”
案例:某汽车厂通过集中采购钢材,把单车材料费从1.2万压到9800元
管理工具:ERP系统自动追踪每个螺丝钉的流转损耗
2.互联网公司:烧钱换增长的“战略费用”
典型操作:某打车软件每月补贴司机3000万,抢占市场份额
数据印证:2024年头部电商平台用户获取成本人均突破150元
3.餐饮业:看得见的“现金流刺客”
隐形费用:
外卖包装费(每单0.8元)
平台深夜服务费(晚10点后每单加收5%)
食安抽检费(每月2000元)
血泪教训:某奶茶品牌因忽略包装成本,每杯实际利润少算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