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未经加工的初始物料(如钢铁厂的铁矿石、纺织厂的棉纱);
在产品:部分完工但未达可售状态的半成品(如汽车厂未喷漆的车身、家具厂已切割未组装的木板);
产成品: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待售商品(如手机厂的包装整机、面包房出炉的成品面包);
周转材料:可重复使用的辅助物资(如物流托盘、酒瓶、电路板载具)。

委托加工物资:企业发外加工但保留所有权的材料;
低值易耗品:价值较低且易损耗的工具(如螺丝刀、手套)。
大白话解读:仓库里的“四大家族”
想象一家自行车制造厂的物料流动:
原材料:刚从钢厂采购的铝合金管(每吨2万元);
在产品:焊接完成但未装轮胎的车架(已完成60%工序);
产成品:包装好待发货的山地自行车(标价1,500元/辆);
周转材料:装车用的可循环塑料箱(每个使用成本5元)。
就像一条流水线:铝管变成车架,车架装上零件变成整车,塑料箱反复使用——每个环节的存货都有不同“身份”。
分行业存货分类实例
行业1:食品加工业的时效管理
某乳制品厂存货结构:
分类 | 具体内容 | 管理要点 |
---|---|---|
原材料 | 生牛乳(每日冷链运输到厂) | 检测菌落总数,48小时内加工 |
在产品 | 巴氏杀菌后未灌装的酸奶原浆 | 恒温罐存储,保质期24小时 |
产成品 | 贴标完成的瓶装酸奶(保质期21天) | 按生产日期分区存放 |
周转材料 | 可回收玻璃瓶(押金1元/个) | 清洗消毒后循环使用 |
某实木家具厂分类逻辑:
原材料:进口橡木板(含水率控制在8%-12%);
在产品:
切割成型的桌腿(已完成粗加工);
打磨抛光但未组装的抽屉面板;
产成品:
包装入箱的六人位餐桌(含安装说明书);
展厅陈列的样品家具(可折价销售);
周转材料:
防潮包装膜(每卷覆盖10套家具);
可拆卸金属货架(用于半成品暂存)。
行业3:电商仓储的SKU管理
某服饰电商仓库分区:
原材料:待印花的空白T恤(不同尺码分箱存放);
在产品:
已印花未质检的卫衣(等待抽检);
退货待翻新的微瑕品(需重新熨烫);
产成品:
贴好物流单的快递包裹(按目的地分拣);
直播间秒杀专供款(独立库存池);
周转材料:
可降解快递袋(成本0.3元/个);
带RFID芯片的仓储笼(扫码自动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