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类账户的借贷规则是“贷方记赚钱,借方记退钱或结账”——
贷方(右):记录收入的增加(如卖货、提供服务赚的钱);
借方(左):记录收入的减少(如客户退货、收入冲减)或期末结转至利润;
期末无余额:所有收入最终结转为利润,不保留余额。
举个奶茶店的例子:
卖出100杯奶茶收入20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元(收入增加);
客户退回1杯奶茶退款20元→借:主营业务收入20元(收入减少);
月底结转收入至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1980元,贷:本年利润1980元。
、收入类账户的借贷规则详解
1.贷方登记增加(赚钱的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核心业务收入(如手机销售收入、奶茶销售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副业收入(如出租闲置设备、数据服务收入);
特殊收入:政府补助、资产处置收益。
案例:某平台出售用户行为数据服务收入500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
借:银行存款500万元。
2.借方登记减少(退钱或结账)
收入退回:客户退货、服务未达标退款;
收入折让:因质量问题给予客户价格折扣;
期末结转:将收入净额转入利润科目。
案例:某手机厂商因质量问题给予客户10万元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10万元;
贷:应收账款10万元。
3.期末无余额(利润的过渡站)
规则:收入类账户余额需在期末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案例:某企业当月总收入1000万元,退回50万元:
结转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950万元;
贷:本年利润950万元。
为什么收入类账户“贷增借减”?
1.会计等式的内在逻辑
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逻辑:收入增加(贷方)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上升)。
案例:某奶茶店收入增加2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元→利润增加2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2000元。
2.与费用类账户的对应关系
收入(贷方):代表企业“赚钱能力”;
费用(借方):代表企业“花钱代价”;
利润:收入(贷方累计)-费用(借方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