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厂老板用银行卡付了3万块买布料:
左边(借):布料库存+3万(资产增加)
右边(贷):银行存款-3万(资产减少)
这笔交易就像给钱装上GPS,左边记录“布料到货了”,右边显示“银行卡余额少了”。
三大场景拆解规则
场景1:钱从别人兜里来
案例:奶茶店向银行借款10万开分店
借:银行存款10万(钱到账了)
贷:短期借款10万(欠银行的钱)
规则验证:左边资产增加,右边负债增加→跷跷板平衡
场景2:钱在自己兜里转
案例:服装厂把50万现金存进银行赚利息
借:银行存款50万
贷:库存现金50万
隐藏规则:资产内部“左手倒右手”,总额不变
场景3:钱从利润里烧掉
案例:奶茶店花2万修破冰机
借:管理费用-维修费用2万(费用增加)
贷:银行存款2万(钱花出去)
老板最常踩的3个坑
坑1:跷跷板只压一边
错误操作:收到客户5万货款,只记“银行存款增加”
后果:资产负债表左右不平,会计得通宵查账
避坑法:养成“动一笔钱必填两行”的习惯
坑2:把存款当收入
血泪案例:某电商把200万借款记入收入,被税务局罚款40万
正确姿势:借款属于负债,需同时记录“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
坑3:方向搞成镜面翻转
餐饮店教训:购买10万食材记成“贷:原材料”
速记口诀:
资产增加站左边(借),欠债还钱站右边(贷)
成本烧钱左边走,收入进账右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