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固定金额,不受任何条件影响。
特点:金额确定、风险由卖方单方承担、核算简单。
案例:某公司签订设备销售合同,价格100万元,无论市场波动均按此结算。
可变对价
定义:合同金额可能因折扣、返利、业绩奖金等条款随未来事件调整。
特点:金额不确定、买卖双方共担风险、核算复杂需预估。
案例:某广告公司约定“广告点击量超目标值奖励10万元”,实际收款金额取决于履约结果。
固定对价和可变对价的具体区别对比
维度 | 固定对价 | 可变对价 |
---|---|---|
金额确定性 | 合同签订时确定 | 可能随未来条件变化 |
会计处理 | 直接按合同金额确认收入 | 需预估最佳估计数(期望值或最可能金额) |
风险承担方 | 卖方承担市场价格风险 | 买卖双方共担风险 |
适用场景 | 标准化产品、短期交易 | 长期服务、激励性条款、市场波动大的领域 |
固定对价:房屋买卖合同总价500万元,无附加条款;
可变对价:同一合同约定“全款支付优惠10万元”,实际交易价可能为490万元。
实务操作要点
固定对价:
无需频繁调整,但需注意多义务分摊合理性;
税费、融资成分(如分期收款折现)需单独处理。
可变对价:
定期复核:至少每季度重新评估概率和金额;
数据支撑:依赖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合同条款;
披露要求:在财报附注中说明类型、估计方法及重大不确定性。
避坑指南:
误区1:所有合同都默认适用固定对价。
纠正:若存在退货权、业绩奖金等条款,需识别为可变对价。
误区2:可变对价可随意高估以美化报表。
纠正:需遵循“防高估限制”,否则可能引发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