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核心属性包括:
收入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吗  ​日常活动性:产生于企业持续性、常规性的经营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而非偶发交易(如变卖固定资产);
  ​经济利益总流入:体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需扣除代收款项(如代缴税款);
  ​所有者权益关联性: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追加投资无关。
  示例:
  某服装企业销售1000件衬衫,单价200元(含税),总价款226,000元(含增值税26,000元)。客户支付货款后,企业确认收入200,000元(经济利益总流入),增值税作为负债单独核算,不纳入收入范畴。
  ​收入作为经济利益总流入的分析
  ​1.销售商品收入:主营业务的典型体现
  ​场景:制造企业销售自产设备,合同金额113万元(含税,税率13%)。
  ​会计处理:
  ​经济利益总流入确认: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1,1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0
  ​解析:收入1,000,000元为经济利益总流入,增值税130,000元属于代国家收取的款项,不增加所有者权益。
  ​2.提供劳务收入:服务业的收入模式
  ​场景:咨询公司完成某项目,合同金额50万元(不含税),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会计处理:
  ​按进度确认收入​(完工百分比法):
  借:合同资产/应收账款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65,4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514
  ​解析:265,486元为已完成劳务对应的经济利益流入,体现企业服务能力的价值转化。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资产运营的收益形式
  ​场景:企业出租闲置仓库,月租金2万元(含税)。
  ​会计处理:
  ​按月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22,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00
  ​解析:租金收入20,000元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的经济利益流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4.利息与股利收入:金融资产的收益体现
  ​场景: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现金股利10万元。
  ​会计处理:
  借:应收股利10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0
  ​解析:股利收入属于“投资收益”,但因源于日常投资活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符合广义收入定义。
  ​不属于收入的经济利益流入辨析
  ​1.代收代付款项
  ​示例:物业公司代收业主水电费10万元,全额转交供电局。
  ​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其他应付款——水电费100,000
  ​解析:代收款项未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纳入收入范畴。
  ​2.所有者投入资本
  ​示例:股东向企业增资500万元。
  ​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5,000,000
         贷:实收资本5,000,000
  ​解析:资本投入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动,与经营活动无关,不计入收入。
  ​3.非日常活动利得
  ​示例:企业处置旧设备获得净收益5万元。
  ​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解析:资产处置利得属于“营业外收入”,因非日常活动产生,不归类为收入。
  ​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要求
  收入确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合同有效性:合同各方已批准并承诺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明确性: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转移条款清晰;
  ​支付条款可执行性:对价金额、时间可可靠计量;
  ​商业实质:合同履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风险;
  ​对价收回可能性: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示例:
  建筑企业签订一项总价1,000万元的工程合同,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每完成30%工程量,确认300万元收入并开具发票,确保经济利益可计量且控制权逐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