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所占份额的变动。通俗来说,就像你和朋友合伙开奶茶店: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初始投入:你出资30万元,占股30%,这笔钱是你的“成本价”;
  ​经营期间:奶茶店赚钱时,你的股权价值按比例增加;亏损时则减少;
  ​分红时:拿到分红相当于“提前支取”利润,股权价值相应下降。
  权益法的核心是​“同甘共苦”​——投资方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的盈利、亏损、分红等动态调整,而非像成本法那样“一成不变”。
  ​适用场景:什么时候必须用权益法?
  满足以下条件时需采用权益法:
  ​重大影响:持股20%-50%,且能参与被投资方的经营决策(如派驻董事);
  ​共同控制:与其他投资方共同管理被投资企业(如合资公司)。
  例子:
  A公司持有B连锁咖啡店30%的股权,并派出一名董事参与管理,采用权益法核算;
  若仅持股15%且无决策权,则可能采用成本法。
  实例详解:服装公司如何用权益法核算投资?
  案例背景:
  ​2025年1月:A服装公司以600万元购入B设计公司30%股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2025年:B公司净利润400万元,宣告分红100万元;
  ​2026年:B公司亏损15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50万元;
  ​2027年:A公司出售全部股权,收回资金550万元。
  分步骤会计处理:
  ​初始投资(2025年1月)​:
  ​投资成本调整:A公司应享有的B公司净资产份额=2,000万×30%=600万,与实付600万相等,无需调整。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600万
         贷:银行存款600万
  ​确认2025年净利润(2025年末)​:
  A公司应享收益=400万×30%=120万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20万
       贷:投资收益120万
  ​处理2025年分红(2026年3月)​:
  A公司应收股利=100万×30%=30万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3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30万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30万
       贷:应收股利30万
  ​确认2026年亏损(2026年末)​:
  A公司应分担亏损=150万×30%=45万
  会计分录:
  借:投资收益45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45万
  ​资本公积变动(2026年末)​:
  B公司资本公积增加50万(如资产评估增值),A公司按比例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15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万
  ​2027年出售股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600万+120万-30万-45万+15万=660万
  出售损益=550万-660万=-110万(亏损)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50万
       投资收益1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600万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45万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15万
  同时结转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万
    贷:投资收益15万
  ​权益法的四大特点
权益法四大特点
特点 解释 实例
动态调整账面价值 被投资方盈利、亏损、分红等均影响投资方账面 B公司盈利120万,A公司股权增值120万
收益与风险共担 按持股比例确认被投资方的净利润或亏损 B公司亏损45万,A公司利润表同步减少
反映净资产变动细节 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需调整 B公司资本公积增加,A公司权益同步调
税务与会计差异 税法按分红征税,会计按权益法确认收益,需纳税调整 A公司账面收益120万,但实际未收到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