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期间:无论房价涨跌,账面上始终记300万(除非你装修追加投入或卖掉部分);
租金收入:每月收到的房租算作你的“投资收益”,但房子本身的价值波动不影响账面。
适用场景:
控制关系:持股比例≥50%(如母公司对子公司);
无重大影响且无活跃市场:持股<20%且无法可靠获取公允价值(如投资未上市小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实例详解:科技公司如何用成本法管理子公司?
案例背景:
2025年1月,A科技公司投资800万元收购B机器人公司70%股权,实现对B公司的控制;
2025年B公司净利润200万元,未分配利润;
2026年3月,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2026年6月,B公司因技术落后,估值下跌30%,A公司计提减值。
分步骤会计处理:
初始投资(2025年1月):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800万
贷:银行存款800万
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不评估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
B公司盈利(2025年):
成本法下不做任何处理,净利润不增加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宣告分红(2026年3月):
A公司应得股利=100万×70%=70万
借:应收股利70万
贷:投资收益70万
仅确认现金股利为收益,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计提减值(2026年6月):
假设B公司可收回金额=800万×70%×70%=392万
减值损失=800万-392万=408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408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8万
仅当投资发生永久性价值下跌时才调整账面。
成本法的四大特点
特点 | 解释 | 实例 |
---|---|---|
账面价值固定 | 初始成本入账后保持不变,除非追加投资、收回投资或计提减值 | 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始终显示800万,除非B公司分红或减值 |
收益仅来自分红 | 被投资方盈利时不确认收益,只有宣告分红才计入利润 | B公司2025年赚200万,A公司利润表不体现 |
不反映净资产变动 | 被投资方增资扩股、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等权益变动,投资方不做账务处理 | B公司用利润转增股本,A公司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
适用于控制关系 | 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优先采用成本法,合并报表时再调整为权益法 | 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会还原B公司真实净资产 |
操作简单:
无需跟踪被投资方每期净利润,减少财务核算工作量(适合子公司数量多的集团)。
利润稳定:
投资收益仅来自分红,避免被投资方业绩波动影响母公司利润表(如子公司亏损不影响母公司账面)。
税务优化:
分红收益可能享受免税政策(如中国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免税),而权益法下按比例确认的收益需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