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职工为企业提供了服务时就应当确认相应的薪酬费用。对于短期薪酬,企业应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负债;对于离职后福利,企业需根据精算假设对未来支付义务进行合理估计,并在当期确认为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可以简单理解为“公司欠员工的钱”。它是企业账本上记录的一个特殊项目,专门用来统计公司应该给员工发但还没发的各种钱。就像你上班时老板说“月底发工资”,但到月底前这段时间,这笔钱在会计账上就叫“应付职工薪酬”。不过它包含的内容可比工资复杂得多,下面我用大白话详细解释:
一、这钱都包括啥?
基本工资和奖金
比如你每月固定5000元工资,季度奖1万元,年终奖3万元,这些都属于最基础的应付职工薪酬。哪怕还没发到员工手里,公司必须先把这些钱记在账上。
五花八门的补贴
餐补、交通补贴、夜班津贴都算。比如公司给每个员工每月发300元饭卡,这钱也要提前记账。
五险一金的大集合
公司不仅要扣你工资里的社保,自己还要额外贴钱。比如你工资扣了1000元养老保险,公司还要再交2000元(具体比例各地不同)。这些公司承担的部分全算进应付职工薪酬。
隐藏福利
比如中秋节发月饼、过年发购物卡,甚至公司免费提供宿舍,这些非现金福利也要折算成钱记账。比如宿舍每月租金市场价3000元,就算作员工薪酬。
离职补偿金
如果公司裁员,答应补偿员工3个月工资,这笔钱还没支付前也会挂在这个科目里。
二、公司怎么操作这笔钱?
先记账再发钱
比如1月该发工资100万,会计会先写:“欠员工100万”(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同时把这100万分摊到各部门成本里。生产工人工资算生产成本,经理工资算管理费用,销售员工资算销售费用。
发钱时销账
实际发工资那天,会计再从银行存款扣钱,同时减少应付职工薪酬的欠款。如果代扣了社保或个税,还要单独记录这些扣款。
特殊情况处理
劳务派遣:比如公司通过中介雇保洁员,工资由中介发,但实际用工的公司仍然要记账这部分薪酬。
集体福利:公司食堂每月补贴2万元,虽然不直接发钱给员工,但也要算作职工薪酬。
三、和工资有啥区别?
很多人会混淆这两个概念,其实差别很大:
应付职工薪酬=公司应该承担的所有人工成本(包括公司贴的社保、福利等)
实发工资=员工实际拿到手的钱(扣完个税、社保后的金额)
举个栗子:
小明月薪1万,公司还要额外给他交社保2000元、住房公积金1500元。那么:
应付职工薪酬=1万+2000+1500=13500元
小明实发工资=1万-个人社保500-个税300=9200元
五、常见误区
❌“应付职工薪酬高=公司快发不出工资”:可能是业务扩张大量招人,反而说明发展势头好。
❌“所有劳务费都算这里”:临时找的装修工人费用不算,只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才算。
❌“老板的工资不算在内”:只要是公司员工,哪怕老板自己领工资也要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