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质量,整顿和规范房地产行业税收秩序,依法打击税收违法行为,该局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对全区范围内对房地产行业开展专项清理,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完成税收4110万元,同比增收2355万元,增长134.19%.
一、以业务部署为保障,形成清查推动力
一是干部培训。 在专项检查实施前,该局迅速组织参检人员开展了房地产专项业务知识的查前培训班,强化专项业务知识技能的即时巩固和掌握,结合房地产开发的特点,认真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为检查提供方向。二是政策辅导。深入房地产企业宣传税法,进行“零距离”税收业务辅导和政策讲解;专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相关领导、有关企业代表举行工作座谈会,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讲深解透相关税收政策,*5限度争取企业对本次清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周密部署。召开多次会议,宣传、学习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精神,统一干部思想。领导亲自带头,深入基层、分片包干,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对年初任务,合理确定分配计划,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协调工作。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确保清查落实处
一是建立涉税信息共享交流机制。建立信息交换平台,规范涉税信息交换的格式、标准,做好房产业信息的收集、传递、管理工作,确定一名精通业务的信息员,做好信息传递。二是建立税收收入目标责任制度。年初将税收计划层层分解到各税务分局,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制定考核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任务调度会。一天一统计税收完成进度、一月一通报税收完成情况。三是建立税收收入预测工作制度。通过按月开展税收预测准确率考核,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准确及时上报税源变动情况,准确掌握税收入库信息以及详实的收入预测基础数据,做到税收任务心中有数。四是落实税收收入质量考核制度。通过对三大类,11项税收收入指标,如纳税申报率、征期入库率、分税种增长率等指标考核,既分析税收变动与宏观经济指标变化关系,又考核分税种变动情况,加强对日常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的监控考核,提高税收征收质量和效率。
三、以分析比对为基础,筑牢清查基础
一是制定《税收分析比对办法》。建立土地使用税收入治理长效机制,明确规定信息比对时间、运作方式、比对内容,并且定期将比对结果进行通报,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办法》执行。二是内部联动,外部协调。单位内部相互协调,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时传递税源信息。外部积极同国土部门、住建、城建、房管部门等单位沟通协作,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登记、变更、注销等地籍具体信息项目,与已掌握的纳税信息进行全面比对。三是信息比对,筛选对象。通过前期全方位收集房地产行业涉税信息,与纳税人报送的自查申报表认真进行内外部数据比对分析,科学筛选检查对象,对在工作中发现的涉税数额较大、违规情节较严重的事件,要当日进行通报,并且马上予以处理。通过对矿区500余户纳税人进行比对、分析,47户纳税人已补缴税款2800余万元。
四、以监控督导为纽带,提升清查质量
一是抓好资料收集环节。建立完整的征管档案,注重对“两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土地使用税电子台账,受理审核岗人员收到纳税人纳税、减免税、退税申报后,及时登记相应台账。二是抓好税收减免环节。严格按照总局的减免管理办法,明确减免税审批权限和程序。在减免税工作中,各级审批人员认真把握征、免界限,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及时办理减免税手续。对手续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严格把关。三是抓好税源监控环节。按纳税人投资规模、从业人数、纳税额,分级确立监控范围。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开展纳税分析、风险预警、税收评估。四是抓好学习考核环节。加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互动办法》及《全省地税系统税务稽查选案办法》的学习,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联动作用,提高监控水平。税政、监察、法规、税源等部门,分别开展了征管质量考核、执法监控考核、执法风险预警、税收质量考核、数据质量考核,从不同方面,加强对税收征管行为的监控督导。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