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机制,为财政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坚持制度先行,建立了财政内部联动机制、预算单位超预算预警机制、审价单位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投资评审运行机制,由过去的以基建项目评审为主转变为全面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服务,为财政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关口前移,不断拓展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坚持省就是挣的理念,主动拉长延伸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将评审关口前移,积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论证、规划设计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大增加了财政部门的话语权和决策权。2014年以来,共参与优化设计24项,核减投资2600余万元。
  三是严格考核,着力提高财政投资评审质量。引入市场手段,在社会公开招标审价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研究制定了《项目审价中介机构业务考核暂行办法》,将社会审价中介机构的生存、质量和业绩直接挂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审价中介机构审价质量、审价服务费、项目委托、绩效考核和上档升级的重要依据,从而确保了评审质量。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