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涟源市以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为契机,完善农业保险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助推“三农”发展。
  一、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该市将每年3月确定为《农业保险条例》宣传月,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在人口集中、交通要道悬挂横幅标语,乡村悬挂宣传挂图、刷写宣传标语,在农村集市和城乡公交换乘站点等农民群众集散地点开展咨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出动宣传车10多次,广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内容、重要意义,构架了沟通农民朋友的“连心桥”,提高农业保险政策在农民朋友中的知晓率,营造了推进农业保险的良好环境。
  二、救灾补损,稳定生产。2013年,面对严重的旱灾情况,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紧急理赔农业保险金额1269万元,大大减轻了受灾农户的经济损失,确保全市抗旱救灾和灾后补损工作的需要,真正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三、保险扩面,集约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主要措施,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各类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2013年全市25万农户参加了农业保险,水稻承保72.5万亩、油菜承保4.41万亩、玉米承保13.85万亩、育肥猪承保15万头、公益林承保76.1万亩,商品林承保4.8万亩,承保面达95%以上。
  四、操作规范,理赔及时。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和承保公司双方在农业保险工作的职责定位,探索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确立了全市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覆盖全市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优化了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了工作质量要求,使保险操作更加简便易行,大大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业保险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