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实施“绿化娄底四年行动”以来,娄底市紧扣“绿色娄底”建设,在“护绿”、“增绿”、“兴绿”上狠下功夫,有力地推进了“绿色娄底”建设。
一是狠抓资源管护,在“护绿”上下功夫。坚持“严管林”方针不动摇,围绕“健康森林”理念,突出森林、林木、林地、林权四个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增强林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大熊山、龙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及省级森林公园建设,确保各种树木茂盛生长,野生动物有序繁衍,有力地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
二是狠抓造林绿化,在“增绿”上下功夫。结合“绿化娄底四年行动”、“绿色娄底”建设,加大对“绿色通道”、联村建绿、大户造林和“ 三边一区”的造林力度,全面抓好河流、道路、城镇、村庄、庭院绿化美化,2014年全市投入造林绿化资金5.99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5.6万亩,全市呈现出“项目建绿、联村建绿、大户建绿、捐资建绿、集资建绿”等多种造林模式。与此同时,各县市区认真部署,切实加强裸露矿区的生态修复,确保全市森林提质增绿。
三是狠抓林业产业,在“兴绿”上下功夫。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培育珍稀树种、速生丰产林、油茶等特色产业,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产业,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对林农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为全面提高林农收入,市林业局党组决定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食品加工等二三产业,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率和林业对社会的贡献率。尤其在发展森林旅游方面,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药文化”、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蚩尤文化”以及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湘军水师”文化各具特色,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前来旅游。娄底的林业产业每年呈20%以上的速度递增,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