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货币计量为核心,辅以实物与劳动量度
法律依据:
货币是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统一尺度(如企业总资产500万元);
实物(如100台设备)和劳动量(如500工时)仅用于辅助记录,例如库存管理或成本分配。
案例:某食品厂采购面粉10吨(实物量度),会计需转换为货币金额(单价2000元/吨,总金额2万元)入账。
2.完整性、连续性与系统性
完整性:涵盖所有经济业务,如漏记一笔收入将导致利润虚减;
连续性:按时间顺序记录(如每日登记银行存款流水);
系统性:分类汇总数据(如将“差旅费”“办公费”归类为“管理费用”)。
3.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
法律红线:
虚构交易(如虚开发票)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
凭证需经审核(如采购发票需附合同、验收单)方可入账。
会计核算职能的法定内容
以下经济业务必须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与有价证券的收付
范围: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
风险点:公款私存(如销售款转入个人账户)属于挪用资金罪。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操作规则:原材料入库需填写验收单,固定资产报废需经审批备案。
3.债权债务的发生与结算
典型场景:应收账款逾期超3年需计提坏账准备。
4.资本与基金的增减
实务要点:股东增资需修改公司章程并验资。
5.收入、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计算
区分关键:
收入:销售商品取得100万元;
费用:支付广告费5万元;
成本:生产耗用原材料30万元。
6.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
流程:利润总额=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外收支,需计算企业所得税并分配股利。
7.其他需核算事项
扩展场景: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如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核算职能的七种核心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
1.设置账户
作用:分类记录经济业务(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账户)。
2.复式记账
原理:每笔业务至少影响两个账户(如“借:库存现金10万,贷:营业收入10万”)。
3.填制与审核凭证
风险控制:发票需查验真伪(国家税务总局全国查验平台)。
4.登记账簿
操作要点:日记账按时间顺序登记,总账与明细账定期核对。
5.成本计算
应用场景:分批法计算定制产品成本。
6.财产清查
法律要求:年终需全面盘点,现金短缺需24小时内报告。
7.编制财务报告
核心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财务会计报表月报按季报送:报送期限为季度终了后15日之内报送,如遇报送期限最后一日为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