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原理:依据借贷记账规则,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总和必须等于贷方发生额总和。
公式表达: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实例解析:
某企业本月发生以下两笔业务:
销售商品收入10万元(借:银行存款1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0万);
采购原材料5万元(借:原材料5万;贷:应付账款5万)。
汇总后:
借方发生额合计=10万+5万=15万
贷方发生额合计=10万+5万=15万
平衡结论:本期分录无方向性错误。
初级会计考试提示:若考题出现借贷不等,需优先检查是否漏记或错记科目方向。
余额试算平衡法:静态检验账户期末准确性
核心原理:基于会计恒等式,所有账户借方余额(资产类)与贷方余额(负债及权益类)在任意时点均需平衡。
公式表达: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例解析(结合资产负债表):
某公司期末账户余额如下:
资产类:银行存款20万(借)、固定资产30万(借)→借方余额合计50万
权益类:短期借款10万(贷)、实收资本40万(贷)→贷方余额合计50万
平衡结论:期末账簿记录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实务应用:余额试算平衡表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初级会计考生需熟练掌握其结构(含期初、本期、期末三栏)。
试算平衡的局限性与常见误区
尽管试算平衡是校验账簿的有效工具,但无法检测所有错误,以下情况仍可能导致“假平衡”:
漏记或重记整笔业务(如忽略一笔收款,借贷同时缺失);
科目用错但金额正确(将“管理费用”误记为“销售费用”);
借贷方向颠倒(应借“库存现金”误记为贷方);
多笔错误相互抵销(A科目多记1万,B科目少记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