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或原始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制造资产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承担负债时​​实际收到的合同金额​​。历史成本是会计要素计量的基础属性,强调以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支出为计量依据,后续不随市场波动调整(除非资产减值)。这一概念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历史成本是什么  历史成本的四大核心特征
  历史成本的核心特征源于其计量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基于实际交易(真金白银的支出)​​
  要求必须有真实凭证(如发票、合同或银行流水)支撑。例如:某制造企业购入生产线设备,发票金额500万元,即按500万元入账固定资产。若缺乏凭证(如捐赠资产),则无法以历史成本计量,避免人为操纵。
  ​​不考虑市场波动(账面无惧涨跌)​​
  后续市价变动不影响账面价值。案例:某公司2018年以200万元购入仓库,2025年市价飙升至800万元,账上仍显示200万元;若市价跌至150万元,需计提减值但不调整原值。
  ​​强调可靠性(减少主观估值)​​
  历史成本以客观数据为基础,杜绝虚增资产。例如:某科技企业自称专利价值1亿元,但因无研发支出凭证,会计上仅按实际成本200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
  ​​作为初始计量基准(其他属性的参照点)​​
  即使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投资性房地产),仍需保留历史成本信息。案例:上市公司持有股票,历史成本100万元,年末按公允价值调至150万元,报表需同步披露原始成本。
  ​​初级会计考试提示​​:该考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要求区分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在初级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场景
  历史成本广泛应用于以下资产计量,考生需结合案例理解。
  ​​固定资产(厂房、设备等)​​
  ​​案例​​:汽车厂建造生产线实际支出1亿元,按此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分10年计提折旧(每年1000万元)。即便3年后同类设备市价涨至1.5亿元,账务仍以1亿元为基础核算。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
  ​​案例​​:电商企业采购100台手机,进货价3000元/台(含运费)。销售50台时,按3000元/台结转成本15万元;剩余50台即使市价跌至2500元,账上仍保留原成本,直至出售或计提跌价准备。
  ​​无形资产(专利、商标)​​
  ​​案例​​:生物制药企业自主研发新药,资本化研发支出8000万元(符合准则条件),即按8000万元确认为无形资产,后续摊销不参考市场估值。
  提示​​:简单理解为“买东西时花的钱”,如小吃店花2万元买煎饼炉,5年后炉子涨价或贬值,账上始终记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