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的核心定义与特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修订),收入需满足三大特征:
日常活动产生:必须是企业常规经营行为,如奶茶店销售奶茶(主营业务收入)、出租闲置设备(其他业务收入)。
所有者权益增加:需导致资产增加(如收到现金)或负债减少(如抵偿预收款)。
与所有者投入无关:老板追加投资、股东注资等不属于收入。
反面案例:某公司将老板私人借款计入收入,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并罚款。
按性质划分:收入的三大类型
收入按业务性质分为三类,考生需重点掌握其确认条件:
销售商品收入
场景:手机店卖出手机、服装店销售衣物。
确认条件:
商品控制权已转移(顾客签收手机);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收到货款或微信到账)。
提供劳务收入
场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外卖平台配送服务。
确认条件:
劳务完成时确认(审计报告交付);
或按履约进度确认(装修工程完成30%即确认30%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场景:出租闲置仓库、收取专利使用费、银行存款利息。
确认条件:
资产使用权已转移(租客入驻仓库);
租金金额能可靠计量(签订月租合同)。
按业务主次划分:主营业务收入vs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定义:企业核心经营活动的收入,占收入总额比重较大。
行业案例:
工业企业:销售自产设备(如机床厂出售机床);
电商平台:商品销售佣金(如淘宝收取店铺佣金)。
其他业务收入
定义: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副业收入。
典型场景:
食品厂出售多余原材料(如面粉厂转卖小麦);
汽车4S店出租闲置展厅。
关键区别: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是初级会计考试利润表分析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