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非经营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的分类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核心逻辑,也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报告”的必考知识点。
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净额属于经营活动吗  ​​分类依据​​:
  ​​经营活动​​:企业日常运营相关的现金流动(如销售商品、支付工资)。
  ​​投资活动​​:长期资产购建、股权投资及处置等非日常性交易。
  ​​筹资活动​​:资本结构调整(如借款、股东注资)。
  ​​示例​​:某零售企业2025年出售一家亏损的连锁门店(子公司),收到现金500万元,支付处置费用20万元,净额480万元计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非经营活动。
  实务处理与核算规则
  1.​​现金净额的计算逻辑​​
  处置子公司现金净额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净额=处置对价中收到的现金-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处置费用
  ​​案例解析​​:
  某建筑公司出售一家全资子公司,收到现金1,200万元,子公司账面现金余额300万元,支付中介费50万元。
  现金净额=1,200万-300万-50万=​​850万元​​(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2.​​负净额的处理​​
  若处置费用超过现金流入,净额为负数,需调整至​​“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例如某企业处置子公司亏损,净流出100万元,应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核心区别
  1.​​交易性质差异​​
  ​​经营活动​​:持续、重复发生的日常交易(如销售商品、采购原材料)。
  ​​投资活动​​:非日常、长期资产或权益的变动(如处置子公司、购置设备)。
  ​​示例​​(改编自模拟题):
  下列应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是()。
  A.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
  B.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
  C.支付员工工资
  ​​答案​​:B
  2.​​会计科目联动​​
  ​​经营活动​​:联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投资活动(处置子公司)​​:联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
  ​​案例​​:某科技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800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0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万
              投资收益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