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项目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报告”的核心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直接法与间接法的计算逻辑,并精准区分经营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现金流量边界。
示例:某零售企业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3,000万元(含销售商品收款2,800万元、税费返还150万元、其他经营收款50万元),现金流出为2,200万元(含采购商品支出1,500万元、职工薪酬400万元、税费250万元、其他支出50万元)。则现金流量净额为800万元(3,000万-2,200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核心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本期销售收款、前期应收账款收回及预收款项。例如,某新能源企业2025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5,000万元,其中收回上年度应收账款300万元,预收下年度订单款200万元,计入本项目金额为5,500万元。
收到的税费返还:如出口退税、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某制造企业因环保技术研发获增值税返还80万元,需单独列示。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包括押金返还、保险赔款等。某物流公司收到客户履约保证金返还30万元,计入本项目。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核心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含本期采购支出、应付账款偿还及预付款项。例如,某食品企业支付原材料采购款1,200万元(含增值税156万元),偿还供应商欠款300万元,计入本项目金额为1,500万元。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涵盖工资、奖金、社保及福利费用。某科技公司2025年支付研发团队薪资及社保合计800万元,需全额计入。
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某外贸企业缴纳进口关税50万元、企业所得税120万元,合计170万元。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短期租赁费等。某咨询公司支付年度广告费100万元、办公租金50万元,计入本项目。
间接法调整
间接法调整逻辑(净利润→现金流量净额)
间接法需通过四类调整将净利润转换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非经营损益调整:剔除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等。例如,某企业净利润1,000万元中含处置设备收益200万元,需扣减后调整为800万元。
非付现费用加回:加回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某制造企业计提设备折旧300万元、坏账准备50万元,合计加回350万元。
经营性资产负债变动调整:存货减少、应收款项减少等增加现金流。若某企业应收账款减少200万元,需加回净利润调整项。
经营性负债变动调整:应付款项增加、预收款项增加等。如应付账款增加150万元,需加回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