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审核无误。即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的基础上填制记账凭证。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2、内容完整。即记账凭证应该包括的内容都要具备。应该注意的是:记账凭证的日期,一般为编制记账凭证当天的日期,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收益、分配费用、结转成本利润等调整分录和结账分录的记账凭证,虽然需要到下个月才能编制,仍应填写当月月末的日期,以便在当月的账内进行登记。
3、分类正确。即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正确区别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正确应用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者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能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4、连续编号。即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这有利于分清会计事项处理的先后,便于记账凭证与会计账簿之间的核对,确保记账凭证的完整。
1.常规业务:原始凭证直接关联
一对一关联:单笔业务对应单张原始凭证。例如,某物流公司支付燃油费时,需根据加油站发票编制付款凭证,借记“运输成本”,贷记“银行存款”。
多对一汇总:同类业务可合并编制凭证。例如,某电商平台将10日销售订单汇总为“主营业务收入汇总表”,据此填制一张记账凭证。
2.特殊情形:无原始凭证的例外处理
以下两类业务可不附原始凭证:
更正错账:使用红字冲销法调整错误分录(如将误记的“管理费用”冲销后重分类至“销售费用”);
期末结账:结转损益类科目至“本年利润”(如月末将“营业收入”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