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资产计价的"定海神针"
某新能源车企"绿驰动力"2023年购置价值2亿元的电池生产线:
持续经营下:按10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2000万)
清算状态下:设备需按二手市场价1.2亿元重估
这种差异直接影响资产负债率(从55%变为68%),进而左右银行授信决策。
(二)负债处理的"缓冲垫"
连锁餐饮企业2025年应对突发危机:
债务类型 | 持续经营处理 | 清算状态处理 |
---|---|---|
3年期银行贷款5亿元 | 按约分期偿还本息 | 需立即清偿或资产抵债 |
应付供应商账款1.2亿 | 维持正常账期 | 触发挤兑导致供应链断裂 |
正是持续经营假设,让企业获得周转时间化解流动性危机。 |
某影视公司制作成本分摊案例:
持续经营处理:将1.8亿制作费按5年摊销(年摊3600万)
非持续经营处理:需将未摊销成本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机制避免短期业绩剧烈波动,让投资人看清长期盈利能力。
(四)资本管理的"分水岭"
科技企业"云智科技"2025年融资案例:
研发支出资本化:将2.3亿AI算法投入分5年摊销
费用化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导致亏损
持续经营假设下的资本化处理,使企业估值提升40%,成功获得B轮融资。
(五)风险预警的"晴雨表"
物流集团"速达天下"2025年危机应对:
预警指标:流动比率跌破0.8,速动比率0.3
应对措施:启动紧急授信+资产证券化
通过持续经营评估模型,提前3个月预警资金链风险,避免破产清算。
职场变形记:假设崩塌的"多米诺效应"
(一)制造业的"设备估值陷阱"
汽车零部件厂"精工传动"2023年突发危机:
错误操作:在持续经营动摇后仍按原值计提折旧
后果:设备净值虚增1.2亿,误导战略投资者
解决方案:引入动态评估系统,实时监控经营能力指标
(二)零售业的"库存变现危机"
某连锁超市资金链断裂案例:
时间轴 | 持续经营状态 | 财务处理差异 |
---|---|---|
2025.03 | 正常运营 | 存货按成本价6.8亿列示 |
2025.06 | 进入破产程序 | 按清算价重估为4.2亿 |
这种价值落差直接导致债权人损失2.6亿元,凸显持续经营假设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