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你往银行存了1万元:
年利率3%:1年后变成10,300元,这300元是银行给你的“等待补偿”;
逆向思考:1年后的10,300元,按3%折算到现在就是1万元——这就是现值的核心逻辑:未来的钱在今天的价值,等于未来金额减去“时间成本”。
就像网购时看到“原价1000元,今日特价800元”,现值就是企业算账时的“特价计算器”。它能告诉你:
养老金分期领还是现在拿?(比如20年领100万不如现在拿46万)
工厂设备10年后报废残值该算多少钱?(按通胀率折算成今天的价值)
买房贷款30年总利息为什么比本金还高?(利息是银行收取的“时间租金”)
二、现值的“三把钥匙”:拆解时间魔法
1.时间越长,折扣越狠
极端案例:
未来领钱时间 | 100万元现值(利率5%) |
---|---|
1年后 | 95.24万元 |
10年后 | 61.39万元 |
30年后 | 23.14万元 |
2.利率是“折扣率控制器”
存款vs房贷:
场景 | 利率 | 现值影响 |
---|---|---|
存款利率上涨 | 4%→5% | 未来存款现值降低(钱更不值钱) |
房贷利率下降 | 6%→4% | 未来还款现值升高(实际成本增加) |
奶茶店对比:
店铺 | 年现金流 | 风险系数 | 现值计算结果 |
---|---|---|---|
商圈老店 | 50万 | 低 | 48万 |
学校新店 | 60万 | 高 | 45万 |
现值的“三大误区”:算错一笔亏百万
1.忽略通货膨胀
经典错误:某企业按5%利率计算10年后设备残值现值,未考虑年均3%通胀,实际损失29%购买力。
2.用错折现率
房地产案例:
项目 | 正确折现率 | 错误折现率 | 现值偏差 |
---|---|---|---|
商业地产现金流 | 8% | 6% | 高估23% |
政府基建项目 | 4% | 7% | 低估18% |
成本类型 | 是否计入现值 | 影响金额 |
---|---|---|
新厂房建设 | 已计入 | 5000万 |
老客户流失 | 未计入 | 1200万 |
员工安置 | 部分计入 | 8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