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名称 | 核心逻辑 | 适用场景 |
---|---|---|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 将资产成本平均分摊到使用年限 | 价值稳定资产(如厂房、办公设备) |
工作量法 | 按实际使用量(如里程、工时)分摊成本 | 使用强度波动大的设备(如卡车、矿山机械)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前期按双倍直线法折旧率加速计提,后期转为直线法 | 技术迭代快的设备(如电脑、精密仪器) |
年数总和法 | 按剩余使用年限的比例递减计提(如5年资产第1年用5/15系数,第2年用4/15系数) | 贬值规律符合前高后低的资产(如车辆、生产线) |
生活案例:
假设花12万元购买一辆物流货车,预计用5年,残值2万元:
直线法:每年折旧=(12万-2万)/5=2万元,如同每月固定存1,666元到“损耗账户”;
双倍余额递减法:第1年折旧=12万×40%=4.8万,第2年=(12万-4.8万)×40%=2.88万,前两年就分摊64%的成本,适合“早用早回本”;
工作量法:若预计跑30万公里,每公里折旧0.33元,跑得多就多摊成本,如同“按公里计磨损费”;
年数总和法:第1年折旧=(12万-2万)×5/15≈3.33万,第2年≈2.67万,逐年递减,贴合车辆贬值曲线。
分行业场景与实战案例
场景1:奶茶连锁店的设备折旧策略
某品牌封口机采购价8,000元,寿命3年:
直线法(适用稳定设备):
月折旧额=(8,000-500)/36个月≈208元/月
双倍余额递减法(适用技术迭代快的设备):
第1年折旧=8,000×2/3≈5,333元
第2年折旧=(8,000-5,333)×2/3≈1,778元
第3年转为直线法,折旧额≈(8,000-5,333-1,778-500)/12≈32元/月
税务优势:加速折旧法前两年多抵税,适合现金流紧张的门店。
场景2:电子厂的精密仪器管理
某企业购入检测设备50万元,预计使用5年: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5+4+3+2+1=15
第1年折旧=(50万-2万)×5/15=16万元
第2年折旧=48万×4/15=12.8万元
匹配技术贬值:前两年计提57%的成本,避免账面价值虚高。
会计处理与分录实战
折旧场景 | 会计分录 | 科目影响 |
---|---|---|
生产车间设备折旧 | 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 |
生产成本增加,资产价值减少 |
管理层办公电脑折旧 |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累计折旧 2,000 |
行政费用增加,利润表压力增大 |
销售团队展示车辆折旧 | 借:销售费用 3,500 贷:累计折旧 3,500 |
营销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
研发实验室仪器折旧 | 借:研发支出 8,000 贷:累计折旧 8,000 |
研发投入增加,可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