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凭证大白话解释
会计凭证就是“财务记账的合法证据”——
记录业务:每一笔钱花出去或赚进来,都必须有单据证明;
明确责任:谁花钱、谁签字、谁审批,责任到人;
记账依据:会计根据这些单据做账,税务局查账也要看这些凭证。
举个煎饼摊的例子:
老板买面粉花了500元,必须保存供应商开的发票;
顾客扫码支付10元,手机生成的电子回单就是凭证;
会计根据这些凭证记录“原材料增加500元,现金减少500元”。
会计凭证的四大核心要点
1.真实性(绝不允许造假)
要求:凭证内容需与实际业务完全一致,不得虚构或篡改;
案例:某企业虚开数据服务发票被税务稽查,罚款50万元。
2.完整性(要素缺一不可)
必备要素:
原始凭证:日期、交易双方名称、金额、签章;
记账凭证:摘要、会计科目、借贷金额、制单人;
案例:某公司采购合同未盖章,审计时被认定为无效凭证,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3.合法性(符合国家法规)
案例:电子发票、电子合同与纸质凭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关联性(业务与凭证一一对应)
要求:每笔会计分录必须有对应的原始凭证支持;
案例:某企业将10万元广告费记为“会议费”,因无会议记录凭证,被认定为偷税。
会计凭证的法律效力
1.税务稽查的“护身符”
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增值税抵扣均需合法凭证;
案例:某公司因用收据代替发票列支成本,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20万元。
2.经济纠纷的“证据链”
司法实践:法院判决以会计凭证作为认定交易真实性的核心证据;
案例:某企业因合同纠纷起诉供应商,凭验收单和付款凭证胜诉。
常见误区与真实案例
1.“白条入账”风险巨大
案例:某建筑公司用“收款收据”支付砂石款300万元,被税务机关认定虚增成本,补税90万元。
2.凭证管理不规范
错误:凭证未编号、装订混乱,审计时无法追溯;
正确:按月装订成册,封面注明期间、凭证号段、保管人。
3.忽视电子凭证存档
案例:某企业电子发票未备份,硬盘损坏后无法提供抵扣证明,损失税款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