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价值。
  ​​“资产类账户的借贷方向需严格遵循‘借增贷减’规则,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增借减’形成对应关系。”​
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  大白话解释
  资产类账户的借贷规则就是“借钱进来,贷钱出去”——但这里的‘借’和‘贷’只是符号,不代表实际借贷行为!​
  ​借方(左)​:记录资产增加(如收到现金、购买设备);
  ​贷方(右)​:记录资产减少(如支付货款、卖出存货);
  ​余额方向:正常情况下资产账户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价值。
  举个煎饼摊的例子:
  老板收到顾客支付的现金100元→​借:库存现金100元(资产增加);
  用现金50元买面粉→​贷:库存现金50元(资产减少);
  此时现金账户余额为50元(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借贷规则详解
  ​1.借方登记增加(钱和物进来)​
  ​现金流入:收到货款、银行贷款到账;
  ​实物增加:采购设备、原材料入库;
  ​权利增加:应收账款确认、数据资源入表。
  案例​:某企业购买碳排放配额支出60万元:
  ​借:碳排放权资产60万元;
         ​贷:银行存款60万元。
  ​2.贷方登记减少(钱和物出去)​
  ​现金流出:支付工资、偿还贷款;
  ​实物减少:销售商品、存货报废;
  ​权利减少:应收账款收回、数据资源出售。
  案例:某公司出售旧设备,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
  ​借:银行存款20万元(实际收款);
         ​累计折旧80万元;
  ​       ​贷:固定资产100万元。
  ​3.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资产实有价值)​
  ​计算公式: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案例:某企业库存现金账户:
  期初余额:10万元(借方);
  本期收入:50万元(借方);
  本期支出:45万元(贷方);
  期末余额:15万元(借方)。
  为什么资产类账户“借增贷减”?
  ​1.会计等式的平衡要求
  ​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逻辑:当资产增加(借方),必须对应:
  另一项资产减少(贷方),或
  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贷方)。
  案例: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100万元(资产增加);
  ​贷:短期借款100万元(负债增加)。
  ​2.借贷符号的抽象性
  ​​“借”和“贷”无实际含义:仅为记账符号,账户性质决定增减方向;
  ​对比其他账户:
  负债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
  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