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含收入类、费用类)

1.资产类账户
规则: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公式: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实例:
某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一台价值50万元的设备。
资产增加:设备属于固定资产(资产类),记借方增加。
资产减少:银行存款(资产类)支付,记贷方减少。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特殊说明:
备抵账户(如累计折旧)结构与资产类相反,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2.负债类账户
规则:
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公式: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实例: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期限3年。
负债增加:长期借款(负债类)到账,记贷方增加。
资产增加:银行存款(资产类)收到款项,记借方增加。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长期借款1,000,000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规则:
贷方登记增加(如接受投资、利润留存),借方登记减少(如分红、亏损),期末余额在贷方。
实例:
投资者向企业注资2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所有者权益增加: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记贷方增加。
资产增加:银行存款(资产类)记借方增加。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00
4.成本类账户
规则:
借方登记增加(如原材料、人工费用),贷方登记减少(如完工产品成本转出),期末余额在借方。
实例:
企业生产产品消耗原材料3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10万元。
成本增加:生产成本(成本类)记借方增加。
资产减少:原材料、银行存款(资产类)记贷方减少。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400,000
贷:原材料300,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00
5.损益类账户
细分两类:
收入类:贷方登记增加(如销售收入),借方登记减少(如期末结转利润),期末无余额。
费用类:借方登记增加(如办公费、广告费),贷方登记减少(如期末结转利润),期末无余额。
实例1(收入类):
销售商品收入80万元,增值税10.4万元,款项已收。
资产增加:银行存款(资产类)记借方增加。
收入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收入类)记贷方增加。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9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4,000
实例2(费用类):
支付广告费5万元。
费用增加:销售费用(费用类)记借方增加。
资产减少:银行存款(资产类)记贷方减少。
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借贷记账法的分类逻辑
资产、成本、费用类: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记账规则不变:所有交易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验证:
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发生额平衡)。
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贷方余额合计(余额平衡)。
通过分类管理与实例操作,借贷记账法能清晰反映企业资金流动,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