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私自涂改: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直接在原始凭证上涂改金额、日期等关键信息。
区分错误类型:金额错误与非金额错误需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责任明确:更正或重开必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完成,并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
原始凭证错误具体处理方法与实例1.非金额类错误:更正盖章法
适用场景:凭证上的商品名称、数量、用途等非金额信息有误,且未影响交易实质。
操作步骤:
步骤一:联系原始凭证出具单位(如供应商、服务商),说明错误内容;
步骤二:由出具单位在错误处划线更正(如用单线划去错误内容),并重新填写正确信息;
步骤三:在更正位置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确认更正有效性。
实例:某超市采购苹果,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中将“红富士苹果50kg”误写为“青苹果50kg”。供应商在原发票上划线更正为“红富士苹果”,并加盖发票专用章,超市凭此入账。
2.金额类错误:重开凭证法
适用场景: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数字错位、税率计算错误等涉及金额的失误。
操作步骤:
步骤一:立即停止使用错误凭证,退回出具单位;
步骤二:由出具单位重新开具正确金额的凭证,原错误凭证标注“作废”字样;
步骤三:将新凭证与作废凭证一并存档,并在会计系统中关联二者编号。
实例:某建筑公司收到水泥供应商发票,金额误将“15,000元”写成“51,000元”。公司需退回发票,要求供应商重开正确发票,原发票注明“作废”并存档备查。
3.跨年度错误:追溯调整法
适用场景:错误凭证已跨会计年度,且影响财务报表关键数据(如收入、成本)。
操作步骤:
步骤一:在发现错误的年度,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修正;
步骤二:编制调整分录,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更正原因及影响;
步骤三:留存原错误凭证、更正说明及审批文件,作为审计依据。
实例:2025年3月,某企业发现2024年一笔10万元的广告费被误记为“管理费用”。会计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元
贷:销售费用-广告费100,000元
同时更新2024年利润表,并向股东说明调整原因。
4.电子凭证错误:系统冲红法
适用场景: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等数字化凭证出现错误。
操作步骤:
步骤一:在税务系统或电子签约平台提交冲红申请,注明错误原因;
步骤二: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发票(负数发票)冲销原凭证,并重新开具正确凭证;
步骤三:将红字凭证与蓝字新凭证关联保存,确保数据可追溯。
实例:某电商企业开具的电子发票中将客户名称“A公司”误填为“B公司”。企业通过税务系统开具红字发票冲销错误信息,并重新向A公司发送正确发票。
5.已入账凭证错误:红字冲销法
适用场景:错误凭证已登记入账,需在同一会计年度内更正。
操作步骤:
步骤一: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分录,冲销原错误记录;
步骤二:重新填制正确的蓝字凭证,并附更正说明;
步骤三:在账簿中注明原凭证编号及更正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