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控股企业的分类
国有控股企业分为两类:
1.商业一类(完全市场竞争型)
特征:以盈利为目标,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国家不干预日常经营。
2.商业二类(国家战略功能型)
特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如能源安全、粮食储备),允许政策性亏损。
国有控股企业的“控制权”如何实现?
国家通过三大机制确保对企业的实际控制:
1.股权控制
绝对控股:持股超50%(如中石油国家持股86%);
相对控股:持股不足50%,但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如中国联通引入腾讯、阿里后,国家持股33%仍为第一大股东)。
2.人事控制
核心岗位任命权: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由国家直接任命;
案例:中国建筑集团董事长由中组部任命,需同时向国资委和党中央汇报。
3.决策控制
三重一大制度: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党委会前置讨论;
案例:中石化投资百亿建设氢能基地需先报国资委审批。
与普通国企的区别:控股≠全资
国有控股企业与传统“全民所有制国企”的关键差异在于:
股权结构:
国有控股企业允许引入外部资本(如混改后中国电信引入京东持股4%);
传统国企为100%国家所有。
治理模式:
国有控股企业需建立现代公司制度(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
传统国企实行厂长负责制,决策权高度集中。
考核标准:
国有控股企业考核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负债率等市场化指标;
传统国企更关注产量、规模等计划性指标。